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,创新是民族提高之魂。“十三五”时代,中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、发生历史性变化。接受人民日报记者采访的国际人士示意,中国鼎力推动科技创新,为生长注入了源源不停的新动能,中国深度介入全球科技创新治理,科技创新的全球化水平和国际影响力不停增强,已成为全球科技创新互助主要推动气力。
“中国社会形成勇敢创新、勇于创新、包容创新的良好氛围”
天下知识产权组织不久前公布2020年全球创新指数讲述显示,中国在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位列第十四名。2015年,中国在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位列第二十九名。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2019年,中国天下研发经费支出跨越2.2万亿元,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13.3件;2015年,中国天下研发经费支出为1.4万亿元,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6.3件。
美国库恩基金会主席罗伯特·库恩以为,中国创新产业迅速生长,得益于国家政策的激励和指导、社会形成支持创新的文化氛围以及科技体制改造的不停深化。“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事情。在准确政策指导下,中国社会形成勇敢创新、勇于创新、包容创新的良好氛围。”
“中国通过改造创新站在了天下前线。”克罗地亚—中国友好协会主席安德烈·卡拉菲利波维奇眼见中国近年来发生的伟大变化,以为中国重视科研投入、注重专业领域人才创新能力的培育等,为中国经济稳步生长提供了主要支持,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生长的伟大引擎。
2020(第十六届)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作为今年全球唯一的顶级国际汽车展览会,展示了160台新能源车,其中中国车企新能源车147台。德国中国问题专家弗兰克·泽林指出,中国的电动车质量可靠,续航能力强,充电基础设施也比较完善,“这从侧面反映出中国创新产业的伟大生长”。
埃及贝尼苏韦夫大学政治学教授纳迪娅·希勒米以为,“十三五”时代,中国将创新视为推动高质量生长的焦点气力,不停深化改造以顺应经济新常态,不停开拓新的经济增进点,鼎力培育人才,并出台一系列政策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生长,在全社会范围内努力贯彻落实创新生长理念,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。
“‘中国制造’向‘中国智造’转变,加速向科技创新强国迈进”
“十三五”时代,“天眼”启用,“蛟龙”入海,“悟空”号入轨运行,“墨子号”飞向太空,C919大型客机飞向蓝天,量子计算机研制成功,嫦娥四号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上岸月球后头……重大创新功效竞相涌现,一些前沿领域最先进入并跑、领跑阶段,科技实力正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,从点的突破转向系统能力的提升。